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考评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19:01:12  浏览:933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考评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南政办〔2006〕182号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考评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考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考评办法

为有效推进2006年全市创业竞赛活动开展,切实抓好村镇生活垃圾整治工作,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考评办法如下:
一、考评对象:列入2006年全市计划建设垃圾处理场的闽江流域主要支流和重要交通沿线的45个乡镇。
二、考评内容:共分5个方面,9项指标,实行100分制(详见附表),重点检查路边、桥边、水边、公共场所及村民集聚点垃圾收集、处理、保洁状况,评定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运行的综合效果。
三、考评方式:考评工作由市建设局牵头,规划、环保、农业、财政等部门参加,采取平时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主要以听取当地政府对乡镇垃圾收集治理情况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查看保洁效果等形式进行。年终考评结果作为2006年全市创业竞赛中村镇生活垃圾整治项目的考评分,并与专项补助资金拨付挂钩。




南平市村镇生活垃圾整治指标考评细则
县(市、区) 镇(乡)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考评得分
1 组织
领导
(10分) 县(市、区)、镇(乡)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职能部门、人员具体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得10分。
2 制度
建设
(20分) 1、县(市、区)、镇(乡)落实垃圾收集处理财政专项资金且明确金额得12分;
2、建立并落实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制度,包括保洁员管理、考核制度、道路河道保洁、垃圾箱及填埋场消毒管理制度、台帐、报表等档案资料齐全得8分。
3 设施
建设
(30分) 1、完成垃圾处理场规划选址、设计、建设,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得20分;
2、垃圾收集清运设备(清运车、清扫工具等)、垃圾桶(池)配备齐全、能够满足收集清运需要得10分。
4 保洁员
配备
(15分) 乡镇按3?6名保洁员,中心村按1?2名保洁员配备,聘用手续齐全得15分。
5 综合
效果
(25分) 道路
(10分) 镇(村)主要道路两侧及主要公共场所、居民点清洁,无垃圾、无乱堆积物,得10分。
河道
(5分) 河道(包括村庄内河浜、池塘)岸边清洁、无积存垃圾;河面无白色漂浮物得5分。
垃圾
处理
(10分) 垃圾清运及时,在指定填埋场集中填埋,并按规定进覆土、消毒、防渗等处理得10分。
合计 100分
考评
人员
签名

年 月 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政府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现将《福建省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予以颁发,望遵照执行。

福建省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发展我省体育事业,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体育场地设施是指本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游泳池(场)、灯光球场、射击场、旱冰场、训练房、体育俱乐部等场地设施和本省各级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以及乡镇、街道管理的体育场地设施。
第三条 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体育运动必需的物质条件,各级人民政府应把体育运动场地建设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其用地应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并将场地建设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申报新建市的,体育设施建
设应达到体育先进县的标准。
第四条 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等事业单位都应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条件。新建单位应将体育场地纳入建设规划;城镇新建的居民区,应按人均0.2~0.3平方米的用地指标,规划、建设体育场地;学校体育设施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规划落实;乡、镇、村应随着农
村经济的发展有计划地建设体育设施。
第五条 凡建成的体育场地均应向所在地体育运动委员会办理登记手续,并将副本送同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 拥有体育场地的单位或部门应加强对体育场地及其设施的管理,确保使用安全。切实保护和改善体育场地周围生态环境,搞好体育场地的绿化和美化建设,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
第七条 全体公民应爱护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以及体育场地周围的文物和绿地,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或破坏体育场地、体育设施。
第八条 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体育场地的,用地单位应报请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程序办理。用地单位应按征地面积异地偿还,造成原体育设施损坏的应负责赔偿。
第九条 体育场地管理单位应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的整体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服务。公共体育场地在保证训练、比赛的前提下,应综合利用,提高场地的使用率,面向社会开放,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给予优惠或免费开放。
第十条 体育运动委员会管理的公共体育场地,应拓宽门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税务、工商部门按国家税务、工商的优惠政策给予照顾。
第十一条 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管理的体育场地,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人员配备应根据体育场地设施的规模,列入当地体育事业编制。
第十二条 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应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对在管理上有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破坏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除赔偿损失外,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侵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除赔偿损失外,处以300元至1000元的罚款,并责令限期归还

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复议条例》办理。
第十五条 本省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监督和实施。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12月13日

关于转发《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工作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关于转发《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工作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99)建城景字第64号

四川省建委:

  1999年11月17日建设部城建司在北京召开了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方案及国外专家考察路线。

  现将“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工作会会议纪要”转发你们,请配合当地政府搞好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的环境整治工作。

  附件: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工作会会议纪要(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