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海南省“星火计划”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1:53:11  浏览:80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南省“星火计划”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海南省政府


海南省“星火计划”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海南省政府


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我省“星火计划”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的合理使用,增强“星火计划”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星火计划”深入持久发展,提高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和农村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振兴地方经济,根据国家科委《关于建立地方星火发展基金几点意见的通知》的精
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加强对基金的管理,设立海南省“星火计划”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为基金会的管理部门。基金会由省科技厅和有关代表十一至十五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主任和副主任由代表协商推荐,省科技厅任
命,每届任期三年。省科技厅科技发展处负责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基金会报告执行情况。
第三条 基金会的主要任务:
(一)制定基金使用的有关规定;
(二)筹集、发放和回收资金;
(三)制订和颁布项目指南;
(四)对申请资助项目,组织同行专家论证、审批,签订合同,检查监督项目执行情况;
(五)负责基金的年度预算、决算;
(六)定期向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报告基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
(七)处理基金会其他有关事宜。
第四条 基金的来源:
(一)国家科委资助的“星火计划”专项资金;
(二)省财政等有关部门拨款;
(三)省科技三项经费中划拨;
(四)国家金融机构的贷款;
(五)“星火计划”项目按合同回收的资金;
(六)“星火计划”的科技成果转让按合同提取的资金;
(七)个人、社团、企业的资助和捐赠。
第五条 基金资助的对象:
(一)列入国家或者我省的“星火计划”项目;
(二)市、县级的“星火计划”发展基金会;
(三)“星火计划”技术培训。
第六条 基金使用条件:
(一)资助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或者有较大的创汇、节汇能力;
2.能充分开发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
3.技术先进、成熟、适用;
4.投资少、周期短、效益大、回收快和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或者辐射前景。
(二)项目承担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我省银行设有帐户,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具有经济偿还能力的民办科技企业;
2.具有承担该项目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
第七条 项目的申请、审批和管理。
(一)申请资助项目者必须向基金会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基金会组织同行专家论证,择优资助。
(三)获准资助项目,其承担者接到基金会的通知后,一个月内必须到基金管理部门签订“基金使用合同”,逾期不签订者,取消其承担资助项目资格。
(四)项目承担者必须接受基金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并每半年书面向基金会报告一次项目执行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及时把成果和资金使用的结算清单报告基金会。
第八条 基金的发放、使用管理和回收。
(一)基金只作为实施项目的引导资金。
(二)基金除用于“星火计划”技术培训外,实行有偿使用。
(三)基金会在省工商行设立专用帐户。省工商行根据基金会的通知和“基金使用合同”的规定,发放和回收基金。
(四)基金回收的期限和数额,按“基金使用合同”规定执行。对于逾期不偿还者,基金使用者必须向基金会提出书面申请,经基金会核准,限期偿还;无力偿还者,由经济担保单位偿还;不偿还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 基金会成员要遵守本办法的规定,对于渎职、以权谋私者,追究其责任。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7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案件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最高法院


关于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案件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最高法院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87)粤法经行字第215号《关于深圳特区人民政府规定可向法院起诉的经济行政案件法院应否受理的请示》收悉.经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按照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必须是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根据这一规定,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省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
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案件,如果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你院请示的问题不属于上述情况,不应受理.
此复
1987年10月9日



1987年10月9日

北京市政府副食品冻储管理办法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政府副食品冻储管理办法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



为了搞好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政府副食品储备制度,保证市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猪(牛羊)肉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直接影响市场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搞好主要副食品的储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落实首都“菜篮子”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稳定市场、平抑物价、调节供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由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
调控。
第二条 承储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经营机制及管理水平。
2.具备2000吨以上的冻体储备能力的冷库。
3.猪肉承储企业应具有班产500头屠宰加工能力、日分割200头能力和熟制品加工能力。
4.为了便于储备商品正常更新,承储企业产品经营量必须大于承储量。
第三条 确保储备猪(牛羊)肉的数量和质量。实行冻储与活储结合后,冻储商品数量安排是:
猪 肉:15000吨。
牛羊肉:4000吨,随着活羊储备的建立相应减少冻储数量。
各类储备商品的具体品种及规格必须坚持适销对路,便于更新的原则。
储备商品所有品种的质量都要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国家及北京市动物检疫要求。
第四条 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是:
1.政府储备由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负责管理,委托符合承储条件的企业承担政府储备工作,具体数量以市商委、市财政局与承储单位签订的《委托承储协议》为准。
2.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负责对承储企业在储备商品业务方面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在政府需要动用储备商品时,由市商委负责安排商业网点、投放的品种、出库时间、数量计划,并组织供应。
3.北京市财政局负责储备费用标准的核定及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及时拨付、清算储备费用,检查、监督储备费用的使用情况和承储企业储备商品情况。猪(牛羊)肉商品储备费用主要是储备商品直接的费用支出,包括利息支出、仓储保管费、正常损耗等。
4.各承储企业负责本企业储备商品的日常管理,包括储备商品的购进、检疫、验收、运输、妥善保管和正常更新等工作。同时,每月按要求上报有关储备商品情况和报表,每年2月底前上报上一年储备费用清算报告及报表。
承储企业要按以下规定保持储备库存数量:猪肉储备年末库存必须达到政府下达储备数量,在销售淡季时,库存不得低于政府下达储备量的70%;牛羊肉储备库存数量在收屠旺季前一月内,不得低于政府下达储备量的30%,全年平均储备库存量要达到政府下达储备量的70%以上
。未达到要求的承储企业,视同未完成储备任务,财政部门不予以结算储备费。各承储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储备商品管理办法,实行经理负责制,并配备专职的业务人员。
第五条 储备商品的正常更新与动用。
一、储备商品的动用。储备商品的动用权归市政府。动用储备商品时,需由市商委商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动用。承储企业要严格按照政府要求的地点、数量、质量、规格、销售价格等要求向市场投放,在动用期内完成动用任务。政府动用储备商品时所发生的收益,
即升值部分,由财政收回,贬值部分由市场风险基金弥补。
二、储备商品的正常更新。储备商品成本由市财政局定期核定,承储企业在保证政府下达的数量、品种、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储备商品更新,更新中形成的增值或贬值部分,由承储企业承担。
第六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办法自文到之日起执行。
第八条 凡以前制定的文件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1999年11月12日